|
|
訂閱社區雜志 |
商洛市商州區光伏扶貧助推萬戶脫貧 |
(時間:2017-12-7 10:40:04) |
根據陜西省太陽能評估結果,商州屬太陽能資源豐富地區,全區年太陽總輻射量4700~4800MJ.㎡,年日照時數在1500~2200小時之間,日照百分率在40%~60%之間,同時具備大面積荒地、荒山和撂荒地。依托這些基礎條件,近年來,商州區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新時期扶貧開發戰略思想,積極響應國務院關于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號召,堅持“黨建引領產業發展、產業發展助精準脫貧”的思路,穩步推進產業扶貧到戶工作。區委、區政府在充分調研并借鑒外地經驗的基礎上,將光伏發電作為引導和扶持發展的主要產業,真正給貧困群眾找到一條穩定增收的脫貧之路。 商州區光伏扶貧項目總體規劃設計規模為102兆瓦,計劃總投資8億元,建設形式分為村級分布式扶貧電站和集中式地面電站以及屋頂式三種。實施過程中充分遵循“因地制宜、科學發展、合理利用、資源互補”的原則,秉承“農業光伏互補、全域旅游共享”相結合的理念,推行“光伏+”發展模式,如大荊龍山光伏扶貧產業項目,在發展生態農業和以肉兔為主的規模化養殖業的基礎上,利用荒山、荒坡、棄耕地等閑置資源,推廣30兆瓦光伏扶貧電站產業建設。 創立商州光伏扶貧新模式:商州光伏扶貧推行“政府+國企+金融機構+卡內貧困戶”的“3+1”模式,以政府引導、國企運營、金融機構支持、貧困戶自愿參與的扶貧運作模式,整合使用政府配套資金和產業自籌資金,以四年為一個扶貧幫扶周期,貧困戶享受光伏產業收益,期滿企業統一清償自籌資金,政府相關部門重新確定產業收益對象和分配方案。 在項目建設方面:全區計劃利用3年左右的時間,建設村級電站125個42.3兆瓦,集中式電站9個59.68兆瓦,總裝機容量達到102兆瓦,直接帶動1萬多戶3萬多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目前已建成并網村級電站48座,裝機容量14.06兆瓦;其余28.24兆瓦村級電站和4個集中連片大型地面電站39.68兆瓦正在建設中,預計項目建成后,可帶動貧困群眾戶均年實現穩定增收3000元,為貧困戶確定了一條穩收的脫貧路徑。 在貧困戶認領方面:按照“建一批,簽一批;簽一戶,貸一戶”的原則,一是協助鎮、村及駐村工作隊分片召集會議,加大光伏認領宣傳力度;二是成立了光伏扶貧認領工作小組,加快推進協議簽訂工作;三是積極協調貸款銀行,適當放寬貸款準入條件,力爭實現光伏扶貧全覆蓋;四是及時與光伏認領貧困戶對接,采集家庭信息數據,建立“一戶一檔”的光伏認領臺賬。 在管理維護方面:為保證建成的全部電站正常運轉,確保收益。一是建立了科學管理平臺,實現全天24小時實時監控和數據采集,保證及時掌握電站運行情況,出現問題及時處理。二是就近與村級電工簽訂光伏電站代管協議,實行專人專點、實時維護,降低了日常運維成本。三是對收益進行精準化管理,針對電站運行收益情況,實行“一周一總結,一月一結算”的管理模式,及時與電網公司對接,取得收益,及時按照每戶3千瓦認領標準給予分配。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