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分布式光伏:應對氣候變化新力量 |
(時間:2015-11-27 8:43:13) |
11月30日-12月11日,世界氣候大會將在法國巴黎召開。作為2015年國際社會的年度壓軸大事件,本次的主要議題為簽署全面協議,應對2020之后全球氣候變化。眾所周知,化石能源的應用正是引發氣候變化問題的重要原因,可再生能源是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太陽能正是可再生能源的典型代表,光伏行業在關注世界氣候大會的同時,也深深感受到了一份使命感。相關數據顯示,2014年,全球碳排放空間僅剩余7000億噸。面對如此之大的減排壓力,可再生能源發揮著重要作用,光伏發電的表現尤為活躍。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光伏發電累計安裝量為223.2GW;2014年中國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1.2%,光伏裝機達到2805萬千瓦。而在十三五期間,光伏發電將繼續發揮著重要作用,2020年光伏發電規模目標已明確從之前的1億千瓦上調50%到1.5億千瓦。在應對氣候變化的道路上,光伏發電繼續扮演重要角色,成為氣候變化問題的應對先鋒。 分布式光伏,應對氣候變化新力量 在面對氣候變化問題時,以光伏為代表的新興能源崛起固然是我們的關注重點,與此同時,能源的供應方式也在悄然發生這轉變。傳統化石能源大多體采用集中生產、集中供應、集中輸送的方式。隨著時間的推移,傳統的能源供應模式所帶來的成本問題、安全問題日益凸顯;此外傳統供應模式還缺乏對于應用端的考量,供應模式僵化、缺乏人性化,進一步體現出了經濟效應與環保效益較低下的弊端。這不利于節能減排,不利于解決氣候變化問題。 傳統的粗放式供應跟不上能源革新的步伐、滿足不了低碳經濟的需求,分布式能源供應該是絕佳的途徑。分布式能源建設在用戶端,能夠滿足用戶端的多種需求,實現能源梯級利用,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因為具備環保型、經濟性、多樣性、靈活性的特點,追求精細化、人性化的供應模式,可以說,分布式能源是最契合節能、減排要求的能源供應方式。根絕歐美發達國家的情況來看,分布式能源發展迅猛。各發達國家政府近年來都致力于通過規劃引領、技術支持、優惠政策以及建立合理的價格機制和統一的并網標準,推動分布式能源的發展,分布式能源系統在整個能源系統中占比不斷提高,其中歐盟分布式能源占比約達10%,尤其是在可再生能源領域,分布式能源供應的模式更是成為了主流。能源供應的精細化、人性化,是節能減排理念的深度闡釋,分布式能源的供應,將成為未來主流的能源供應方式之一,力助人類應對日益加劇的氣候變化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分布式能源中,分布式光伏是目前最為成熟、最為流行的能源形式之一,分布式供應模式與光伏發電,在經濟性、安全性、環保性、靈活性等方面的契合點,使得兩者結合十分順暢。目前歐美發達國家的分布式光伏發展較為成熟,中國的分布式光伏尚處于起步和普及階段,截至2015年9月底,我國光伏發電裝機已經達到了將近38G瓦,分布式光伏有6.25G瓦,分布光伏的占比 16.5%;今年前三季,我國光伏新增裝機接近10G瓦,其中中分布式占比16%。無論是在已經建成的存量的光伏裝機容量當中,還是在今年以來新建的光伏項目當中,分布式的占比顯然比較低。展望十三五,受益政策推進、科技進步、商業模式創新等各方面的利好因素,分布式光伏的發 展前景相當可觀。我們更期待著分布式光伏能夠為我們的氣候變化問題作出更大的貢獻。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