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國內光伏過剩已是“老黃歷” 未來市場空間大 |
(時間:2015-9-18 9:32:35) |
數百名能源界人士17日在南京看多中國可再生能源市場發展:行業全面回暖,產能過剩已是“老黃歷”,未來市場空間大。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政策研究主管彭澎在受訪時說,經過幾輪淘汰,與兩、三年前相比,中國可再生能源制造端的產能過剩情況大為改觀,“過剩”已成“老黃歷”。其中,風電產業“體質”健康,大型整機場市場占有率提升,海外市場開拓已形成一定競爭力;不少光伏企業下半年滿產,協鑫、阿特斯等光伏大企業財報數據靚麗,現金流改善,負債率不斷下降。 中國可再生能源市場應用在世界居領先地位。據統計,2014年,中國可再生能源投資、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水電、風電總裝機容量、太陽能熱利用量均居世界首位,而光伏裝機容量大幅增長,總裝機容量位居世界第二。 “十三五”將是中國可再生能源的加速發展期。業界人士認為,可再生能源產能“數量”以外的質量、效益、“后市場”更值得關注。江蘇省可再生能源行業協會秘書長操更生表示,以風電為例,目前,風電銷納尚未跟上行業回暖的步伐,海上風電投資建設、海外拓展應當成為未來重點發展方向。 一些專家還指出,長期存在的限電問題、配套建設嚴重滯后,都是當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困擾”因素,亟待政策層面給予解決。 不過,中國可再生能源市場潛力巨大已成業界共識。彭澎介紹說,到2020年,中國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將達5000萬千瓦以上、占新增電力裝機的60%。根據中國國家發改委能源所初步研究成果,到2050年,中國可再生能源能夠滿足一次能源供應的60%以上。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