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2015年7月多晶硅進口數量統計分析 |
(時間:2015-7-28 9:50:39) |
大全新能源今年新增的6000噸多晶硅產能已開始生產,產線位于中國新疆省。新產線采用氫氯化反應技術取代傳統的加氫技術,未來可望大幅減少生產多晶硅的耗電量。大全新能源CEO姚公達博士表示:“到八月十,我們的產能將跳升到12,150公噸。”他同時指出,不久之后,多晶硅生產成本將可降至每公斤12美元。目前大全新能源的多晶硅成本約為每公斤12.8美元。 根據PV News數據顯示,5月我國多晶硅進口量為11085噸,環比上漲1.73%,同比上漲59.52%。其中一般貿易方式進口量為3683噸,環比下降22.51%,同比上漲240.7%。進料加工貿易方式進口量為3900噸,來料加工裝配貿易方式進口量262噸。其中來至德國的進口量為3402噸,來至美國的進口量為2406噸,來至韓國的進口量為4027噸,來至日本的進口量為39噸,來至挪威的進口量為199噸,來至馬來西亞的進口量為291噸,來至臺灣的進口量為711噸。來至德國的進口量環比下降7.23%約265噸,來至韓國的進口量上漲6.093%約231噸,來至美國的多晶硅進口量上漲51.89%約822噸,來至日本的進口量環比下降79.03%約147噸,挪威和馬來西亞以及臺灣、日本、德國地區進口量環比下降,其他地區環比上漲。進料加工貿易方式進口數量環比上漲24.32%約763噸。來至德國進口的多晶硅價格最低價格依次為17.22美元/公斤、17.26美元/公斤、17.44美元/公斤、17.57美元/公斤、18.30美元/公斤、18.51美元/公斤,最高價格為206.2美元/公斤,數量為0.005噸,海關成交價格加權平均價為20美元/公斤,環比上漲4.76%,來至德國的多晶硅進口主流價格在17.22-23.92美金/公斤,本月來至德國的17筆交易中有14筆交易金額在此區間,其中天合的采購價格為19.51美元/公斤,下降1.27%,晶科的采購價格為17.22美元/公斤,上漲1.18%。2月份多晶硅進口加權平均價格為18美元/公斤,環比上月下降10%。五月份,中國自德國進口的多晶硅數量居高不下,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85.6%,占四月份進口總量30.69%。其中,按加工貿易方式進口的多晶硅達1566噸,占德國進口多晶硅數量46.03%,且過半交易價格在20美金以下,這表示德國等歐盟國家的多晶硅企業并未遵守雙邊協議。 6月我國多晶硅進口量為10942噸,進口數量略有下降,環比下降1.73%,同比上漲14.38%。其中一般貿易方式進口量為5246噸,環比上漲42.44%,同比上漲175.67%。進料加工貿易方式進口量為2118噸,來料加工裝配貿易方式進口量152噸。其中來至德國的進口量為2242噸,來至美國的進口量為2202噸,來至韓國的進口量為4833噸,來至日本的進口量為180噸,來至挪威的進口量為489噸,來至馬來西亞的進口量為203噸,來至臺灣的進口量為687噸。來至德國的進口量環比下降34.1%約1160噸,來至韓國的進口量上漲20.01%約806噸,來至美國的多晶硅進口量下降8.48%約204噸,來至日本的進口量環比上漲362%約141噸,德國和美國以及臺灣、馬來西亞地區進口量環比下降,其他地區環比上漲。進料加工貿易方式進口數量環比下降45.69%約1782噸。來至德國進口的多晶硅價格最低價格依次為15美元/公斤、15.15美元/公斤、16.80美元/公斤、17.32美元/公斤、17.60美元/公斤、18.38美元/公斤,最高價格148.45美元/公斤,數量為2.97噸,海關成交價格加權平均價為19美元/公斤,環比下降5%,來至德國的多晶硅進口主流價格在15-20美金/公斤,本月來至德國的21筆交易中有11筆交易金額在此區間,其中天合的采購價格為19.22美元/公斤,下降1.49%,隆基的采購價格為18.50美元/公斤。2月份多晶硅進口加權平均價格為16美元/公斤,環比上月下降11.11%。六月份,中國自德國進口的多晶硅數量有所下跌,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8.32%,占五月份進口總量20.5%。歐盟反傾銷對多晶硅交易影響頗大。 近日,有德國媒體的報道稱,到2015年底,歐盟委員會將決定是否繼續延長對中國產光伏產品限制措施5年,目前各成員國和業界正在進行探討,德國聯邦經濟部尚未作出決定。而近日德國30家企業和協會在柏林聯名要求歐盟取消這一限制。對此,業內人士稱,對于中國光伏產品,歐盟業界一直是存在贊成和反對兩種聲音,歐盟當地的光伏生產商出于自身利益考慮,一貫主張制裁“物美價廉”的中國光伏產品,而下游的安裝商則持反對態度。但從歐委會當前做法來看,中國企業渴望歐盟市場的大門再次敞開的希望或將再次落空。此前,在歐洲部分光伏企業的長期和強烈要求下,歐盟于2013年對中國光伏產品征收懲罰關稅,后中國光伏企業積極參與談判,努力爭取歐盟市場。2014年8月6日,歐盟委員會批準中歐光伏貿易爭端的“價格承諾”協議正式生效,有效期至2015年年底。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