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河北省光伏電站配額瓶頸有待解決 |
(時間:2014-9-16 9:33:36) |
行車于太行山東麓,眼前一片蕭索。在河北省曲陽縣孝墓鄉的山間,一大片醒目的藍色進入視野,大大小小的荒坡上鋪滿了晶硅光伏電池板,放眼望去,猶如披上了鎧甲。這就是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簡稱“中電投”)恒陽光伏電站。 光伏讓太行山變成太陽山 “我們希望借助光伏產業,讓太行山變成太陽山。”曲陽縣副縣長芮蘭軍說。 曲陽縣不宜耕種造林的緩坡型陽坡、半陽坡達20萬畝!吧狡掳l展農業吧,土地過于貧瘠;發展工業吧,不好利用。好在光照充足,適宜建設光伏發電站!避翘m軍告訴記者。 2012年以來,曲陽縣先后與中電投、長江三峽、英利等多家企業集團簽訂了1200兆瓦的光伏產業發展協議,總投資超100億元。據測算,僅中電投在曲陽縣規劃的300兆瓦光伏電站建成后,年產值可達4.48億元,上繳稅收6500萬元,可使當地16個村1.8萬貧困人口受益。 2013年曲陽農民人均純收入僅4003元。中電投恒陽光伏電站租用孝墓鄉山坡,一次性支付農民10年租金,并請當地農民擦拭光伏板。“我家一下子就收到4萬元的租金,我現在擦板一天收入也有100多元呢。以前都沒有想過荒山還能收錢,還能在家門口找到不太累的活呢。”孝墓鄉柳樹溝的村民夏德雷高興地說。 大力發展光伏電站的遠不止曲陽一地。國家能源局公開的信息顯示,今年1—5月,全國新增并網光伏容量同比增長約100%,直接投資近300億元。這發展速度讓業界直呼:光伏發電產業的“春天”真的來了。 環保壓力下的新能源探路 環保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7月份空氣質量最差10個城市,京津冀占據九席。近年來在巨大的環保壓力面前,國家著力保障清潔能源供應,推動轉變能源發展方式。國務院提出京津冀區域除熱電聯產外,禁止審批新建燃煤發電項目,力爭實現煤炭消費總量負增長。 光伏發電是可再生的清潔能源產業,尤其在霧霾嚴重的京津冀地區,更是被寄予厚望。以中電投河北公司投產的24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為例,每年發電量3.24億千瓦時,節約標煤10.53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7.38萬噸,減少粉塵排放2.2萬噸。 “長距離運輸電力有損耗,如果本地有清潔能源替代,顯然是更好的方案”, 中電投河北公司副總經理李建東介紹,“河北部分地區有連片荒山,發展集中光伏發電效率更高! 國家能源局自2014年起對光伏發電實行年度指導規模管理,主要是擔心如果上馬速度過快,不僅電網接入以及消納可能跟不上裝機速度,從電費中收取的可再生能源附加也將入不敷出。目前,電網對光伏電站的接入以及消納問題已經在甘肅、青海、新疆等光伏大省有所顯現。 分布式光伏相比地面電站,具有就地消納、減少遠距離輸電的損耗以及度電補貼需求少等優勢。但目前分布式光伏發電存在收益不確定性高、融資難、合適屋頂難找等問題,導致投資熱情不高。相反,在電價補貼政策明晰,產業規劃不斷完善,光伏組件成本明顯下降的情況下,集中光伏發電發展迅猛。 從全國范圍來看,光伏發電建設速度與目標相比仍有差距,但是部分地區已經出現集中并網光伏發電指標不夠用的狀況。2014年國家安排河北省集中并網光伏容量40萬千瓦,但僅中電投河北公司計劃于今年投產的就有34萬千瓦,出現了“僧多粥少”的局面。 “京津冀地區是我國接受外來電力比重比較大的地區,跟西北地區可能存在光伏電力消納問題不一樣。希望國家在分配指標上能在現有基礎上再給京津冀適當傾斜,也希望地方在分配指標上向技術成熟、資金雄厚、管理先進的企業傾斜!崩罱|說。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