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雙良節能” 近年來,綜合能源服務在全球迅速發展,引發了能源系統的深刻變革,成為世界各國及各能源企業戰略轉型的重要方向。在能源革命背景下,能源企業從生產型向服務型轉型發展已經成為全球性趨勢。 雙良節能(600481)專注“節能、節水、環保、智慧能源”領域的技術創新和業務拓展,踐行“節約能源、改善環境、提升品質”的企業使命,通過實施“系統集成+智能運維+國際化”戰略,打造中國領先的綜合能源解決提供商,堅持在變革創新中轉型提升,加速實現從制造商到服務商的角色轉變,實現業務的進一步增值。 2019年,雙良節能系統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雙良節能”)成功入選江蘇省“自主工業品牌五十強”,交出了一份從傳統制造到數字智造躍遷的滿分答卷。 “創二代”智造求變 1982年,繆雙大辭掉鋼廠的“鐵飯碗”,毅然走上了創業之路。同年,雙良成立。 雙良節能現任董事長,繆雙大之子繆文彬在媒體采訪中回憶,“每到周日,家里的飯桌就成了設計臺,鋪開圖紙就是工作間,父親就是這樣帶著團隊不眠不休,攻克技術難題,生產出第一臺溴冷機組,填補了江蘇省內空白。” 1985年,雙良公司制造出中國第一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溴化鋰制冷機;1992年,公司負責起草了中國溴化鋰吸收式領域的首部行業標準;1994年,雙良企業技術中心被認定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 造福人類,大國重器——30余年專注裝備制造行業,雙良節能被中國制冷協會贊譽為“挽救了中國溴化鋰機行業”,并成功榮獲中國工業中的“奧斯卡”——中國工業大獎。

而作為改革開放的同齡人,繆文彬在2000年從南京大學畢業后,又遠赴美國西雅圖城市大學攻讀金融管理專業。在他留學期間,雙良節能于2003年A股上市。2004年,這位“海歸”完成碩士學業后回到雙良任職。 歸國后的繆文彬摘去光環,經歷了基層崗位的種種鍛煉后,2017年1月,在雙良榮獲中國工業大獎后不久,繆文彬正式出任雙良“新掌門人”,并在同年10月擔任雙良節能董事長。 經過30多年來的開拓與創新,雙良節能已是國內節能環保領域的領先企業。但是,擺在公司眼前的,是行業整體產能過剩的現實。“當年市場上賣一臺溴冷機空調的利潤十分可觀,而現在甚至連國外知名企業都加入到價格戰中,雙良三十多年來一直以設備生產作為主打,但如果僅靠降本提質來博取萎縮的利潤,這顯然不是我們的初衷。”繆文彬在媒體采訪中表示。 與此同時,新技術、新模式也在層出不窮。面對傳統制造業新一輪的洗牌,雙良節能在2017年進行了戰略調整,確定了節能、節水以及新能源三大業務發展方向,從制造商向綜合能源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 擁抱互聯網,打造“云端急行軍” 對于創新,繆文彬有著自己的想法,那就是用互聯網技術來升級傳統制造業,打造具有雙良特色的“新制造”模式。 2011年以來,雙良節能投入近3000萬元,開發出雙良云+智慧能源管理平臺(下稱“雙良云平臺”),綜合應用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工業節能、建筑節能等提供智慧高效的能源管理路徑。 在上海迪士尼游玩時,你可能想不到,度假區內娛樂設施、公共建筑、酒店等的制冷、制熱、生活熱水,都是由雙良節能的核心系統提供。雙良冷熱電聯供分布式能源系統的加持使整個迪士尼樂園的能源綜合利用率提高到85.9%,相比傳統主題樂園,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7.5萬噸。 2017年,雙良節能獲榮獲江蘇唯一的國家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殊榮;2018年,雙良云平臺成功入選48家江蘇省制造業“雙創”示范平臺之一。自此,以雙良節能設備為硬件基礎的“專家+管家+互聯網”的全生命周期服務,已經成為雙良的新時代標簽。 當然,正如雙良低碳產業研究院院長吳所說“智能制造是一個永遠在路上的事”,雙良仍在一路狂奔。 2018年底,雙良節能與雪浪數制共同出資并成立了無錫市混沌能源技術有限公司。在2019年無錫雪浪大會現場,雙方共同打造的一款針對建筑樓宇能效管理的工業級云平臺——“混沌能效云”平臺正式發布。

混沌能效云不僅實現了對各類設備的數據上傳、接入,方便用戶在電腦、手機等無線終端,隨時隨地查閱各類設備的運行情況。同時還基于雙良與雪浪、同濟大學的產學研合作,通過專家經驗+機器學習,實現樓宇空調系統的運行優化模型,幫助尋找樓宇空調運行過程中的最佳節能路徑。 “構建低碳節能型社會,這是一個大的方向和未來趨勢。我們希望通過該平臺鏈接更多樓宇、區域,優化并降低整個城市的能源消耗,這是非常具有社會意義的事情。”吳剛表示。 合作共贏,探尋制造業盈利新模式 作為中國首批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雙良節能在堅持以自主關鍵技術和核心產品為主導的同時,積極謀求在產品運行服務中與客戶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實現共贏發展,從產品買賣關系轉向長期使用價值,從賣“產品”向賣“服務”轉變,以產品智能、系統智能和運營智能構建全方位節能智能體系。 無錫市混沌能源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劍鋒表示,對工業云平臺的使用,讓企業的業務能力“如虎添翼”;而對雙良自身而言,云平臺則有效地幫助企業“減員增效”。 新的營收模式也因為業務的優化,而有機會得以實現。徐劍鋒介紹:“用混沌能效云平臺對建筑能耗進行分析和優化,至少還可以給一幢大樓帶來10-20%的新節能空間。” 他表示,雙良可以與客戶對節省下的能源費用進行分成。這樣客戶不用付出額外費用而獲得了服務,雙良則從節能當中掙到錢,在云平臺的節能優化中,各方實現了“共贏”。 雙良近期已與陸家嘴金融城、國網上海能源公司、國網江陰市供電公司等達成合作,未來的“新雙良”,將是國際化的能源服務運營商、環境治理運營商和智能互聯的“綠色”專家管家。 大國工業70載,雙良已在其中的37年里留了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而在當下智能制造的浪潮中,雙良將再次揚帆破浪,筑夢遠航,書寫自主工業品牌嶄新輝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