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節能】重慶“十二五”期間強制碳減排 |
(時間:2011-3-22 9:43:33) |
“作為具有重化工特征的老工業基地,重慶力求打造低碳基礎之上的產業,實現城市低碳轉型。”3月11日,在談及重慶建設低碳城市的動力時,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發展改革委員會主任楊慶育如是說。 作為五省八市低碳城市的國家試點之一,重慶市的低碳發展路線圖已清晰。即大力發展7大新興產業,以推動低碳經濟發展。包括:能源產業、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LED、風電裝備、節能環保、建設節能等。 據了解,“十一五”初重慶的萬噸GDP能耗是1.33噸標煤,2010年降到了1.06噸標煤,下降了20.9%。而按照國家的新指標,重慶還需要在“十二五”期間將萬元GDP能耗再下降16%。 楊慶育表示,為實現“十二五”的節能減排目標,重慶將為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劃定明確指標。此外,重慶正在編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其中包括對7大產業的補貼和配套政策。 “重慶的相關規劃將在5月上報國家,預計6月或7月就會出臺!彼嘎叮澳壳爸貞c新興產業的產值為1600億元,預計到2015年將形成1.2萬億元的產能! “十二五”期間強制碳減排 現在不少城市都建立了碳交易所,但是普遍存在的問題是碳減排不是強制要求,重慶是否將要行政干預碳買賣市場的形成? 楊慶育:重慶作為低碳城市試點,希望在“十二五”期間建立起碳買賣的內部交易體系,當然這需要做一些基礎工作。所以我們會對企業先進行評價、認證,然后去下達碳排放的指標,高耗能企業要受到必須購買碳排放指標的約束,這是前提,沒有這個前提就沒有交易的動機和條件。我們對重大的能耗企業進行評估和認證這方面的基礎工作都在做了,但我們不是說馬上就要做交易所。 我們已經向國家發改委就碳交易問題的想法做了一些匯報,我認為目前確實要創造一些基礎條件,不僅是重慶,其他低碳試點省市也應該創造這樣的條件,要不想實現碳交易是不可能的。 這些基礎盤查工作是由誰完成的?現在對企業碳排放的評價和認證做到什么階段? 楊慶育:重慶市發改委和經信委已經對主要行業以及能耗大的企業進行了碳排放的統計和評價工作,創造了一些基礎性的條件,待國家發改委同意以后,爭取在今年能夠對部分企業的碳排放進行評價和認證。 在第三方方面,重慶大學也在做相關課題的研究。 重點投入交通節能 日前,交通運輸部確定了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試點城市,重慶位列其中。在低碳交通上,重慶都有哪些規劃? 楊慶育:重慶目前主推的是軌道交通和新能源汽車。 在軌道交通上,重慶市和兩江新區今年1月分別與中國北車集團公司簽訂戰略協議,共同投資90億元,建內陸地區最大軌道交通產業基地。預計到2015年,項目可實現400億元的年銷售收入。此外,我們和意大利芬梅卡尼卡公司合作做電牽引,車廂則和西南鋁業有合作,F在即將通車的一些軌道線,有些車輛都是我們重慶自己制造的,軌道交通產業已經形成。 說到新能源汽車,它的產生地肯定在汽車制造基地,這是毫無疑問的。重慶在中國目前是繼長春、上海之后的中國最大的汽車制造基地,重慶長安汽車(000625,股吧)股份有限公司在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上都有研究。重慶是老軍工制造基地,在發展制造業上有一定基礎,肯定也會把新能源汽車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來打造。 重慶市的充電站建設情況如何? 楊慶育:目前國內電動汽車產業還沒有到大規模商業化的程度,主要是電池的問題,一個是電池的充電時間,一個是電池的成本,估計“十二五”期間都會有突破的。特別是重慶市本地汽車生產廠商正在積極參與電動汽車產業發展,長安、力帆、恒通等汽車生產廠家均推出了純電動汽車產品和混合動力汽車產品。此外,重慶市正在培育上游生產廠商鏈,雙橋區、涪陵區均有鋰電池生產廠落戶,將逐步形成電動汽車鐵鋰電池產能。 3-5年內,重慶市電動汽車及上游產業將具備一定規模的產能。所以“十二五”期間,重慶市將投運15個電動汽車大中型充電站和1000個充電樁。 降耗壓力仍然巨大 重慶建設低碳經濟的出發點是什么? 楊慶育:重慶是全國六大老工業城市之一,節能降耗壓力巨大。重慶的鋼鐵、化工、有色金屬、石化、建材、電力等高能耗工業的能源消耗量約占工業能耗消耗量的70%,主要工業品單位能耗比發達地區高出了40%。 “十一五”期間我們的節能減排成績還是不錯的,到2010年萬元GDP能耗是1.06噸標煤,這在西部城市中屬于先進的水平了,但是全國能耗最低的北京只有0.6噸標煤,我們還是有差距。 所以我們去年力求打造一個低碳經濟基礎之上的產業,選擇了信息、金融、會展,還有數據中心、離岸金融中心的建設,這些將大大降低我們GDP的能耗,現在我們正在編制低碳發展規劃。 按照重慶市“十二五”規劃,要為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劃定明確指標。預計到2020年,全市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強度要比2005年降低40%以上。這個目標如何實現? 楊慶育:重慶還是重化工特征的老工業基地,因此我們要對所有的工業企業,尤其是高耗能企業進行低碳的評價,進行碳排放的盤查,對低碳的企業進行認證。我們想在低碳的評價、認證基礎上下達碳排放的指標,構成碳交易的條件。同時,準備在聯合產權交易中心里面增加一個碳交易的指標,并在適當時候建一個碳交易所,力爭成為一個區域性的低碳交易所。 應該說這種碳交易重慶是有條件建立的。在十一五期間,我們一共種了1300多萬畝的樹林,使重慶的森林覆蓋率由32%提高到37%。這樣就有了碳匯,但是碳匯在我們內部分配是很不均勻的,所以我們首先考慮在市里面來進行碳匯的交易。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