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邛崍油榨鄉馬巖村新技術讓安置房變“節能屋” |
(時間:2015-3-30 8:49:33) |
入住邛崍油榨鄉馬巖村農民居民安置點的新房一年多,彭建的家里,時髦的家具、時新的家電一應俱全,就是缺了一樣—空調,“用不著啊,夏天太陽曬不透,冬天寒風吹不進,像自帶空調一樣,冬暖夏涼。”彭建得意地說。 越來越多的邛崍農民正搬入這樣的安置點新房。自2012年邛崍在全市開展農村建筑節能示范項目以來,全市已建成總建筑面積達176246平方米的綠色低碳建筑,涉及農戶1195戶。 采用新工藝綠色建筑帶來全新感受 彭建所住的馬巖村農村居民安置點,于2013年9月正式投用,是邛崍在3年前實施的全省首個農村建筑節能示范項目,也是中國政府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在中國開展的合作項目之一。 房屋自帶空調,聽上去很洋盤,關鍵技術就在于外墻墻體。據邛崍市建管局負責人介紹,這些房屋的外墻,不是采用傳統的粘土磚,而是改用新型墻材—頁巖燒結自保溫承重磚。 不同于普通的建筑用磚,“頁巖燒結自保溫承重磚”采用更加科學的制作工藝,其熱橋部位采用40mm厚玻化微珠保溫砂漿,外貼40mm厚擠塑保溫板。這種新型墻材,不僅保溫效果好,還能有效降低家中用電量。 不僅如此,小區地面經過透水處理,回收的雨水,既可以用于綠化灌溉,又能讓住戶用來沖洗廁所;路燈照明則采用太陽能發電,整個建筑綜合節能效果達到50%以上,讓入住新居的村民們享受到綠色建筑帶來的全新生活體驗。 成本較高 推廣有難度 居住在馬巖村農村居民安置點附近的人,常常對這個建筑節能示范項目投來羨慕的眼光。但這樣的綠色節能小區,在邛崍推行的幾年間卻只啟動了4個點位。 “主要還是因為成本較高。”邛崍市建管局負責人說,與普通房屋的建造成本相比,僅采用新型墻材這一項,每平方米的造價就要高出120元-150元,再加上政府沒有相關補貼,農戶一般不太容易接受。“除馬巖村的項目獲得了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提供的3萬美金外,其余三個項目都是利用土地整理項目實施的。” 據了解,今年邛崍將以4個示范項目為契機,在該市大力開展推廣使用自保溫墻材,禁止生產和使用粘土磚。目前,邛崍全市已有多個房地產項目開始使用自保溫墻材。按計劃,邛崍將力爭在今年推廣使用自保溫墻材總面積突破60萬平方米以上,禁止粘土磚生產和使用率達到100%。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