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國家統計局:2013年廣東節能工作成效顯著 |
(時間:2014-6-6 9:23:10) |
日前,筆者從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了解到,根據國家統計局初步核定,2013年我省有望順利完成節能年度和進度目標,單位GDP能耗和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指標連續數年居于全國最先進水平。 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繼續全國領先 省經濟和信息化委主任賴天生表示,2013年,我省緊緊圍繞主題主線和“三個定位、兩個率先”總目標,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效益為中心,大力推進節能降耗,落實節能目標責任,發展循環經濟,推進清潔生產和資源綜合利用,全省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步伐加快,亮點頻現。 在工業節能方面,我省扎實推進電機能效提升及注塑機節能改造,以及能源管理體系、能源管理中心、能效對標的“三能”體系建設等節能重點工程,實施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加快節能先進技術推廣應用,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力度。2013年,我省除完成國家下達的淘汰落后水泥產能1687萬噸、造紙13.62萬噸、制革10萬標張外,還主動淘汰落后印染4144萬米、煉鋼8.8萬噸、鉛蓄電池19.5萬千伏安時。 此外,我省還出臺了《加快推進廣東省工業綠色發展戰略實施方案》。同時,積極加大節能執法力度,2013年全省節能監察機構共對1658家單位開展了節能監察,發出整改文書482份;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指標繼續位居全國最先進行列。 99%新建建筑執行節能標準 在建筑節能方面,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積極推動印發《廣東省綠色建筑行動實施方案》,編制建筑工程綠色施工評價標準,支持綠色建筑評價標識項目建設,加快政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節能監管體系建設,強化新建建筑節能標準執行。 新建建筑節能覆蓋范圍正越來越廣。據統計,我省每年約新增一億平方米新建建筑,執行建筑節能標準比例達99%,近年來更是朝著綠色化方向快速發展,為人們提供了越來越多健康舒適且節能高效的生活空間。 此外,我省綠色建筑正快速發展。自2008年以來,我省綠色建筑快速起步,健全了綠色建筑評價體系,獲得綠色建筑評價標識證書的項目不斷增多。據統計,我省達到國家一星級以上綠色建筑項目近170項,建筑面積達到1700萬平方米,全國排名僅次于江蘇。 16市新能源公交車6093輛 筆者了解到,在交通節能方面,省交通運輸廳組織開展交通運輸節能減排科技專項行動,以“油改電”和使用岸電為重點,推進大宗貨物綠色運輸北江示范項目,加大綠色港口建設力度,同時大力推進“車、船、路、港”專項行動,推動甩掛運輸發展,全面推進我省綠色貨運項目。 據介紹,我省先后頒布了《城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實施意見》及工作方案、《廣東省交通運輸行業建設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以政策完善促進我省綠色交通理念、政策、機制和技術的全面創新。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道路運輸領域新能源車輛的應用規模正在不斷擴大。截至2013年底,我省城市公共交通領域試點和應用新能源車輛的地市達17個,應用規模達11411輛,其中新能源公交車輛達6093輛,出租汽車8456輛。 公共機構人均綜合能耗降11.35% 筆者了解到,目前我省公共機構有5萬多家,它們既是節能減排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主體,又是節約能源和保護環境工作的倡導者和管理者。 據介紹,“十二五”以來,我省公共機構節能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據初步統計,2013年我省公共機構人均綜合能耗和單位建筑面積能耗較2010年分別下降11.35%和8.4%,均完成國家“十二五”公共機構節能年度目標任務。全省實施公共機構辦公建筑節能改造約1187萬平方米。去年,我省首批9個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通過了國家的評價驗收。 此外,省政府機關事務管理局還積極推進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創建,我省11個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創建單位共累計投入節能技改資金達1.04億元,節能技術改造項目已基本完成,其中9個單位通過國家驗收,被確定為國家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 專訪 全面貫徹落實“十二五” 后半期節能行動計劃 —專訪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賴天生 南方日報:我省節能年度和進度目標完成情況如何? 賴天生:節能年度和進度目標順利完成。據國家統計局初步核算,2013年全省單位GDP能耗超過全年下降3.5%的目標,“十二五”前三年累計下降率達到節能進度目標要求,全省全社會節能指標繼續位居全國最先進行列。近期,省政府完成了對各地市政府2013年節能目標責任考核,全省21個市單位GDP能耗下降率均達到年度目標和“十二五”進度目標值,考核結果均為“完成”以上等級。 南方日報:電機能效提升一直是工業節能的熱點,能否介紹一下這方面的工作? 賴天生:這項工作一直在扎實推進。我們實施了電機能效提升工程。制定實施《電機能效提升及注塑機節能改造工作實施方案》,分解下達電機能效提升容量1000萬千瓦的總體目標,省政府安排約9.5億元支持各市電機能效提升項目,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財政廳制定印發財政補貼實施細則,督促地方確定淘汰電機定點回收機構并組織相關核查。開展試點的東莞、佛山兩市2013年節能改造注塑機超過2000臺,節能約42萬噸標準煤。同時,大力推進“三能”體系建設。印發能源管理體系建設評價工作指南,公布206家能源管理體系建設試點單位及18家推薦認證機構;編制全省能源管理中心技術規范和相關指南,支持15個地市級區域能源管理中心示范項目建設;印發《重點行業能效對標行動方案》,選取水泥、玻璃、造紙等3個試點行業開展能效對標活動。 南方日報:我省在節能技術推廣應用方面取得了哪些新進展? 賴天生:在這一方面,我省加快相關產業轉型升級,積極實施節能產品惠民工程。截至2013年底,我省共推廣五大類節能家電產品約9100萬臺,每年可節電超過105億千瓦時,折合標煤約350萬噸,相當于節約成本20.65億元。發布第五批《廣東省節能技術、設備(產品)推薦目錄》,向全社會推薦先進適用節能技術、設備(產品)15項。認定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工藝)企業157家186個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工藝),涉及產值122.68億元,預計減免稅41296萬元,綜合利用固體廢棄物約1552.47萬噸、廢液(水)約1089.24萬噸、廢氣約1004.38億立方米。認定資源綜合利用電廠(機組)22家38臺機組,機組容量327.256MW,減免稅2641萬元,年可節約用煤約70.48萬噸標準煤。 南方日報:在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方面,我省做了哪些工作? 賴天生:規模不斷擴大。加快推進循環經濟示范試點工作,構建循環型示范體系,實施清潔生產“十百千萬”工程,大力開展資源綜合利用。2013年,認定第二批省循環經濟工業園6個,累計共2批17家;認定第三批省市共建循環經濟產業基地5個,累計3批20個;認定第二批省資源綜合利用龍頭企業9個,累計2批24個;認定第一批省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企業11個。2013年,公布第一批創建省清潔生產示范園區3家、第一批創建省清潔生產技術中心41家,認定2批共255家企業為廣東省清潔生產企業,累計共認定15批1197家;會同香港環境局認定第五批104家“粵港清潔生產伙伴”標志企業,累計共認定5批545家。廣州市被認定為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城市,東莞、韶關兩市繼深圳市后被認定為第二批國家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城市。 南方日報:接下來,省經信委在節能循環經濟方面將做哪些工作? 賴天生:下一步,我委將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2014—2015年節能減排低碳發展行動方案》,5月2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環保部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以及4月25日全省節能減排工作會議精神,繼續加大節能工作力度,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圍繞省委省政府調結構穩增長的要求,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以節能降耗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全面貫徹落實“十二五”后半期節能行動計劃,嚴格落實節能目標責任制,定期發布節能目標完成情況晴雨表,加強監測預警。實施工業鍋爐(窯爐)節能改造等重點工程,突出抓好電機能效提升及注塑機節能改造工作。大力推進“三能”體系建設,實施能效領跑者制度。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強化節能執法監察,進一步加大差別電價和懲罰性電價實施力度。推動工業、建筑、交通和公共機構等重點領域節能工作。加快推進循環經濟試點示范體系建設及清潔生產“十百千萬”工程,加大合同能源管理推進力度,探索項目節能量交易試點機制,確保全面完成“十二五”節能約束性目標任務。 政策解讀 省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解答電機及注塑機節能改造熱點問題 企業提前淘汰低效電機 符合要求可申請補貼 工業用能占全社會用能近70%,而電機廣泛應用于工業的各個行業,耗電量約占工業用電的75%,開展電機能效提升意義重大。《廣東省電機能效提升(2013—2015年)及注塑機節能改造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稱《方案》)出臺以來,引起了企業的普遍關注。日前,筆者就企業關注的五大熱點采訪了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節能與循環經濟處處長謝時超。 熱點一 補貼的原則和范圍是什么? 我省確定了四個優先補貼原則。即:優先補貼注塑機、擠出機等采用伺服電機節能改造效果顯著的項目,鼓勵企業通過數控技術等先進技術推動電機裝備升級;優先補貼國家明令淘汰的老舊電機改造更換項目;優先補貼高耗能行業和年耗電1000萬千瓦時以上的重點耗電企業項目;優先補貼珠三角重點用能地區和試點地區。補貼分為更換二級及以上能效的高效電機和電機系統節能改造兩種情況,由于單純更換電機對能效提升有限、成本較高、回收期較長,建議企業以電機能效提升為契機,通過對整個電機系統的用能診斷,發現補強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開展電機系統節能改造,全面提升能效水平。 熱點二 補貼標準是多少,申報補貼具體流程如何? 去年12月,省財政廳會同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印發了《省電機能效提升補貼實施細則》,明確省按照電機改造前功率珠三角地區(不含深圳市)100元/千瓦、其他地區140元/千瓦的標準進行補貼,并明確了申請材料和流程。由于省補貼資金是采用先預撥至各市后由省統一清算的方式發放,具體各市補貼申請流程可咨詢當地經濟和信息化主管部門。 熱點三 哪些電機要淘汰? 《路線圖》依據工信部公布的三批《高耗能落后機電設備(產品)淘汰目錄》,包括JO2系列、JO3系列、J2系列、BJO系列、JB3系列、JZ、JZ2、JZR、JZR2、JZB、JZRB系列、YB系列,以及2003年(含)前生產Y、Y2、Y3、YB2系列電機。其中上述2003年(含)前生產系列型號電機要求在2015年底前淘汰,其他型號要求立即停止使用。 《方案》明確對未按期淘汰上述型號的企業將執行懲罰性電價,同時禁止電機企業生產能效等級低于3級的低效電機。公眾可以對電機生產使用企業違反上述規定的行為進行舉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將會同有關部門予以查處。 另外,由于工信部公布的《淘汰目錄(第三批)》將Y、Y2、Y3、YB2系列電機均列入淘汰目錄,故2003年以后生產的Y系列電機仍屬淘汰電機,待國家明確淘汰期限后也必須按期淘汰。鼓勵企業提前淘汰低效電機,對于這部分電機以及目前允許使用的三級能效電機、高壓電機等,只要更換為二級及以上能效電機或符合《細則》要求的高壓電機,以及對這些電機進行系統改造,均可申請補貼。 熱點四 換下來的電機可以繼續用嗎? 企業更換下來的電機如在《在用低效電機淘汰路線圖》所列型號電機、YB系列電機,以及2003年以后生產的Y、Y2、Y3、YB2系列電機均屬淘汰電機,必須交由各市確定的淘汰電機定點回收單位處置、開具相關證明后,方可申請補貼。對于除上述以外的其他電機,企業可繼續使用、自行處置,但需對處置情況做好登記,以備核查。 熱點五 換電機選哪些電機廠家? 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在去年12月公布了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高效電機推廣目錄(第五批),列明了90家入圍電機生產企業名單及所屬型號,其中包括我省東莞電機有限公司、江門江晟電機有限公司和廣東合普動力有限公司(稀土永磁電機)等三家公司,建議企業選用列入惠民工程目錄內的高效電機,但企業采購未列入惠民工程目錄的二級能效電機也可申請補貼。需要提醒的是,國家公布的前四批高效電機推廣目錄因依據2006版國家低壓電機標準,其所列電機非現行標準的高效電機,不可申請補貼。 今年3月,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印發《關于公布廣東省電機系統節能服務公司推薦名單的通知》(粵經信節能函〔2014〕349號),向社會推薦電機系統節能服務公司77家,建議企業優先選擇推薦名單內服務公司開展電機系統節能改造;對于不在推薦名單里的節能服務公司在我省開展電機系統節能改造,符合《細則》條件的也可申請補貼。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