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節能】福建省廈門市節能減排向發達國家看齊 |
(時間:2013-11-8 10:53:45) |
空氣清新,白鷺翩飛,環境整潔——良好的生態環境,已成我市一項重要的城市競爭力。近日,一項推進節能減排工作行動方案出爐,這意味著我市將節能減排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制訂這項行動方案的,是市節能辦。市經發局稱,黨的十八大要求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市委提出“美麗廈門共同締造”行動,實現兩個“百年目標”。節能減排是實現目標的重要舉措,圍繞美麗廈門建設,落實共同締造的要求,我們提出節能減排工作行動方案。 現狀我市節能指標全國領先 市經發局把節能降耗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著力點,作為建設美麗廈門的著力點,廈門的節能減排工作,不僅在全省領先,還在全國領跑。 數據顯示,2012年我市萬元GDP能耗0.493噸標準煤,為全省萬元GDP能耗的78%、全國的63%,在全省9地市中排名第二,僅次于寧德,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僅次于深圳市,處于全國、全省先進水平。 “十一五”我市單位GDP能耗下降12.19%,超額完成省政府下達的目標任務;“十二五”前兩年完成節能目標進度的56.2%,超序時完成目標任務;2012年節能目標考核101分,列全省第一位,連續5年獲全省第一名。 審視與世界先進水平仍有差距 節能減排無止境,市經發局指出,我市節能減排工作取得較好成績,但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一方面,我市現有能耗指標雖處于國內領先水平,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有差距,目前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萬元GDP能耗低于0.3噸標準煤。另一方面,隨著經濟持續增長,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能源消費總量還將不斷增長,給節能減排帶來較大壓力,能源保障帶來新的難題。能源消費結構進一步優化難度大、節能能力建設相對滯后、全社會節能減排意識有待進一步提高……這些問題都需要在今后的實踐中來解決。 目標萬元GDP能耗達發達國家同期水平 根據節能減排工作行動方案,我市的目標是: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統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成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城市。具體來說,到2015年,我市萬元GDP能耗下降到0.47噸標準煤,比2010年下降10%;到建黨100周年,萬元GDP能耗達到全國先進水平;到建國100周年,萬元GDP能耗達到發達國家同期水平。 為實現這個目標,我市提出20條節能減排舉措,通過做好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兩個調整,抓住節能工程和節能領域兩個重點,完善節能管理體系,動員全社會參與節能減排。 數字看廈門節能減排 7.4% 清潔能源比重上升 2012年我市能源消費總量1309萬噸標準煤,同比增長9%,其中煤炭525萬噸、成品油276萬噸、外購電力103億kWh、天然氣7.12億立方米,占比分別為29.4%、33.6%、29.6%和7.4%,相對于我國煤炭占比70%的能源消費結構更為合理。 42.4% 產業快速升級 我市嚴格執行國家產業政策,不斷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第三產業快速發展,企業節能水平不斷提高。2012年我市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50.3%,同比上升1.1%;高新技術工業產值占全市工業的42.4%,同比增長21.4%;工業增加值能耗處于全省全國先進水平。 12萬噸 節能水平提高 我市大力推廣先進節能技術和產品,近5年來實施了6批共120項“節能示范工程”,實現年節能量12萬噸標準煤;編制了7批共150項《廈門市節能技術和產品推薦目錄》;實施節能產品惠民工程,2012年全市銷售惠民工程各類家電16.44萬臺,獲得中央財政補助3000多萬元。 273萬噸 落后產能淘汰 我市積極淘汰落后產能,2012年共淘汰11家水泥企業273萬噸水泥粉磨落后產能。 99% 新能源汽車數量增多 我市實施交通節能減排示范項目,推廣“十城千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工程。全市30%公交車使用LNG等清潔能源,99%出租車實現了CNG和汽油雙燃料改造。完善了各類基礎設施建設,配套建設了18座加氣站,82座充電換電站和充電樁。 解讀節能減排行動方案 更嚴苛新上項目能耗須達國際國內先進水平 我市將從源頭抓起,優化產業結構,對于落戶廈門的項目,節能指標的要求更嚴苛。 根據行動方案, 我市堅持發展低能耗產業,抑制高耗能行業增長。嚴格執行節能評估和審查制度,新上項目能耗指標必須達到國際國內先進水平。 現有產業將進一步推動升級改造,加快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推動產業園區循環化改造。并按照閩南地區中心城市功能定位,鼓勵發展總部經濟及研發基地,引導高耗能行業梯度轉移發展。 更超前建設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 “城市礦產”示范基地,這是一個全新的名詞,今后,我市將積極建設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不久前,這一國家級示范基地正式落戶廈門。 這是我市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重要內容,與此同時,我市還將推動綠色照明、光伏發電、新能源汽車、節能家電等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資源循環利用技術裝備,提升再制造技術裝備水平;推進海水淡化技術的創新和應用。整合現有資源,建設一批產業鏈完善的產業集聚區,關鍵生產設備、重要原材料實現本地化配套。 更清潔推動中石油天然氣管道入廈門 越來越多的環保汽車將在我市道路上行駛,根據行動方案,我市將推動CNG和電動汽車的推廣應用,加大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按國家政策落實太陽能光伏發電接入電網及電價補貼政策。 能源供應也將進一步多元化。我市將推動中石油西氣東輸三線天然氣管道入廈門進程;增加中海油對我市的天然氣供應額度;提高華潤公司天然氣服務水平,形成天然氣供應市場的競合關系,推動新能源市場的有序發展。 煤炭消費總量將有所控制,新上項目嚴格控制使用煤炭,逐步淘汰高耗能燃煤鍋爐;島內實現無煤化、無重油化,島外推廣煤改氣、油改氣工程。 更重磅推行節能產品政府采購制度 政府采購為節能減排“助跑”,未來將會有更多的綠色產品在我市政府采購領域得到廣泛推廣和應用,而這將刺激企業研發、生產環保產品。 行動計劃明確指出,我市推行節能產品政府采購制度,建立政府機構能耗統計監管體系。推廣使用LED等高效照明產品,財政或國有資本投資建設的照明工程強制采用節能產品。率先采購新能源汽車。政府機構新建及擴改建建筑全面執行現行建筑節能設計標準。人均能耗和單位建筑面積能耗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每年推進6項公共機構節能示范項目。 更惠民每年推廣100萬支節能燈及LED燈 在國家補貼政策基礎上,我市將適時提出配套惠民措施。積極引導本市企業參與節能產品惠民工程,提高高效節能產品市場額度。根據國家計劃每年推廣100萬支節能燈及LED燈。 另一項與市民緊密相關的政策是,我市將出臺鼓勵企事業單位、個人購買新能源汽車政策,爭取繼續列入國家示范城市名單,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加強新能源汽車的配套設施建設,完善充電站、充電樁和加氣站的規劃布局。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