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節能】湘潭多舉措促節能降耗 |
(時間:2013-10-15 8:47:00) |
10月15日,節約資源是一項基本國策,節能降耗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關鍵環節。為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轉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湘潭各行各業展開了一場節能降耗的“綠色革命”。 耗能大戶做“節”字文章 “今年7月,湘鋼投資4億元,進一步收集利用高爐、轉爐產生的富余煤氣用于發電,建成了鋼鐵行業先進的13.5MW超高溫高壓煤氣綜合利用發電機組,2013年,自發電占比可達60%左右。同時,加強了廢水綜合利用,生產廢水經過設備處理后,絕大部分都被回收再利用,中水回用率達75%。”湘鋼能源室綜合主管謝其湘向我們介紹著湘鋼集團實施節能工藝改造,充分利用回收二次能源和水資源的情況。 為了提高能源綜合利用效率,湘鋼集團加快節能技術開發和應用。謝其湘介紹,湘鋼的高溫超高壓發電項目就使用了火電機組熱電聯供技術,該技術利用現有火電機組發電后富余的蒸汽對企業實施集中供熱,既發電又供熱,實現了節能減排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據了解,湘鋼的節能項目有很多,今年我市的十大重點工業節能項目,湘鋼集團的高溫超高壓發電項目就是其中之一。該項目中的135MW汽輪發電工程以及135MW汽輪發電機組接入系統建設工程已于今年建成并投入試運行,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85萬噸。 據了解,湘潭規模工業企業有800多家,其數量占比不到全市工業企業總數的10%,然而規模工業企業能源消費量卻占據我市工業企業能源消費總量的90%以上。湘鋼集團作為耗能大戶,高度重視節能減排工作,確立了“碧水藍天、綠色湘鋼”的環境理念,較好地實現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良性互動。 構建節能型產業體系 “湘潭屬于典型的能源缺乏型城市,自然資源相對匱乏,缺油、少煤、無燃氣。”市經信委能源和綜合利用科負責人說。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帶來的是能源消費需求的同步上升,湘潭石油、液化氣等重要能源的供應基本依靠市外調入,因此湘潭實施節能降耗十分必要。湘潭實施節能降耗以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據統計,2012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綜合能源消費量為660萬噸標準煤,同比下降15%,萬元規模工業增加值能耗從年初的1.36噸標準煤下降到1.09噸標準煤,同比下降23.8%。 為了走一條新型工業化道路,湘潭產業結構重型化格局正在悄然發生改變,邁入轉型升級的軌道。“新興產業耗能低,工業附加值高,也是國家政策扶持的產業。優化產業結構是節能降耗的必然選擇。”市經信委能源和綜合利用科負責人說。近年來,湘潭大力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新能源、電子信息等戰略新興產業,改造提升精品鋼材及深加工、汽車及零部件、食品等傳統產業,全市工業實現轉型發展。 為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湘潭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去年,全市關停了涉及鋼鐵、水泥、建材、造紙等行業的21家高耗能高耗電企業。據不完全統計,可節約用電0.45億千瓦時,節能0.55萬噸標煤。“此外,我們將能耗標準作為項目核準和備案的強制性門檻,有效控制新建高耗能項目,鼓勵企業申請節能項目。”市經信委有關負責人說。 “優化用能結構,也是一種節能降耗方式。逐步減少原煤直接使用,提高煤炭用于發電的比重,同時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市經信委有關負責人舉例,湖南興業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研發制造太陽能產品、節能產品和新材料產品等,是發展新能源產業的典型企業。 經濟手段促節能降耗 “前幾年,湘潭對能源消耗超過國家和省規定的單位產品能耗(電耗)限額標準的企業和產品實行懲罰性電價,就是為了限制高能耗和產能過剩企業用電。”市經信委有關負責人說。目前,我市工業企業基本能達到規定的單位產品能耗(電耗)限額標準,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節能降耗。 此外,湘潭從財政、金融等方面制定了相關配套扶持政策,以落實節能降耗措施。 從2007年開始,市政府每年投入節能專項資金250萬元,對企業工業節能技術改造、循環經濟發展項目、清潔生產審核等進行支持鼓勵。“2013年,我們聯合市財政局積極組織城市兩區、工業園區和重點能耗企業通過省‘四千工程項目庫管理系統’進行申請,共組織了湘潭堿業公司等11個企業向省爭取資金支持。”市經信委有關負責人介紹,申請的11個項目可推動投資84071萬元,預計可形成節能量1.24萬噸標煤,可新增稅金1.5個億,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我們從市經信委中小企業辦了解到,今年5月,由市經信委承辦的第十屆銀企融資洽談會(中小微企業)上,參加洽談會的中小微企業與銀行授信貸款和洽談意向貸款共計13億元,正式簽約11億元,其中,就包含了“兩型”項目的貸款。市經信委有關負責人介紹,根據國家的產業政策,中小企業“兩型”項目屬于鼓勵發展類項目,對其貸款給予一定政策傾斜,以此引導對節能減排的資金投入。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