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節能】發改委:節能補貼新政應該重在推動技術進步 |
(時間:2013-10-15 8:37:09) |
據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通知,10月1日起實施新一輪推廣補貼政策,對1.6升及以下節能環保乘用車補貼標準仍為每輛車3000元,但入圍車型門檻提高至百公里油耗5.9升。此外,推廣車輛在污染物排放上必須達到國標準。政策還鼓勵采用發動機怠速啟停、高效直噴發動機、混合動力、輕量化等節能環保技術和產品。 按原來的補貼辦法,約有25%左右的車型可以進入補貼目錄,相當普惠。而隨著標準不斷提高,未來估計入圍車型比例將降低至3%-5%。 汽車節能補貼從2010年6月30日開始實施,很大成分是為了促進汽車消費,對科技進步考慮不夠,例如是小排量就可以享受補貼,汽車節能補貼的條件也比較松。小排量并不一定代表油耗低,關鍵還要看發動機水平。 推進汽車節能是我國長期的政策,并且希望同時促進產業技術升級。國務院《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明確提出:“堅持產業轉型與技術進步相結合。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推動汽車動力系統電動化轉型。堅持統籌兼顧,在培育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同時,大力推廣普及節能汽車,促進汽車產業技術升級。”并同時強調,“增強技術創新能力是培育和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中心環節,要強化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 為了提高汽車燃油經濟性水平,需要積極推進汽車節能技術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突破低阻零部件、輕量化材料與激光拼焊成型技術,需要大幅提高小排量發動機的技術水平,還要開展高效控制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技術研究。這些技術對我國自主品牌車企來說,多數都是剛剛起步,只有少數企業的少量核心技術得到應用。所以對全行業來說,加快節能技術研發是非常重要的任務。有人認為,車身輕量化、直噴增壓、六擋以上變速器可能是近期節能的關鍵技術,也有公司認為,怠速起停、混動技術將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國家發改委的一位官員曾表示:未來要從市場化、法制化兩方面著手,嚴格乘用車燃料消耗管理,“未來沒有達到燃料消耗限值標準的企業將受到懲罰,很可能將面臨淘汰的風險”。所謂“淘汰的風險”其實就是政策風險,國家將對燃料消耗不達標的企業采取懲罰措施,處于末位的企業很可能將限制其生產和銷售,逼迫其退市或被其他企業兼并。 據工信部的《2012年下半年中國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報告》:截至2012年底,大約有24%的國產車企業和32%的進口車企業沒有達到燃料消耗量強制性標準,沒有達到2015年燃料消耗限值標準的企業比例則高達78%。近年來SUV市場高速增長,許多企業紛紛推出SUV車型,市場確實有需求,但是如果節能技術跟不上,就可能面臨法規的困境,所以應該研發既時尚又節能的汽車。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