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將建立一個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綜合服務平臺,通過“量身定制”節能方案,將實現單位建筑面積能耗下降20%。這是9月10日,記者在科技惠民計劃示范工程“即有建筑節能改造適宜技術應用與示范”項目啟動會上了解到的消息。 據介紹,該項目由重慶市設計院牽頭承擔,利用這一平臺,我市將開展建筑圍護結構、空調、電氣系統等五大專項節能技術應用示范,并通過建立既有建筑節能診斷、判定、評價的全過程節能評估體系,為需要改造的公共建筑“量身定制”一套詳細的節能方案。 “這五大專項節能技術,將率先在日月光中心廣場、京天能源公司、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辦公樓進行示范應用,改造面積大約20萬平方米。”市設計院綠色建筑與節能研究中心副主任姜涵說,不僅將顯著改善這些建筑的室內環境、提高冷熱舒適度,而且預計單位建筑面積能耗將下降20%,惠及市民33余萬人次/年。 不過,實施節能改造,會不會成本太高,給建筑所有者或使用者造成過高負擔?對此,姜涵表示,對于進行節能改造的建筑,將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實行“零門檻”改造。“也就是說,最初,建筑所有者或使用者都不需投入一分錢,當改造完畢看到實際效益后,再從每年節約的能耗成本提取一定比例作為費用。這更有利于推廣先進技術。” 據悉,如果有單位希望開展節能改造,可以向市城鄉建委提出申請,并能獲得補助。姜涵稱,按照規定,單位建筑面積能耗下降25%(含)以上的,按40元/平方米進行補助;而能耗下降20%至25%的,則按35元/平方米進行補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