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節能】銀川市綠色節能建筑大有作為 |
(時間:2013-7-23 8:53:09) |
在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內科樓,一排排太陽能集熱裝置布滿樓頂,而與之相鄰的左右兩棟樓的樓頂,也安裝有這樣的太陽能集熱裝置,密集的太陽能管像織起來的一張熱網,源源不斷地向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的各個病區、生活區輸送熱水。 據了解,從2010年起到今年,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先后投入1000多萬元,在醫院大量使用熱水的重點科室、門診樓以及家屬區樓頂布置全玻璃真空管太陽能集熱器,并對老舊樓房加裝外墻保溫等措施進行節能減排。充分利用起太陽能這種可再生能源加熱冷水,既緩解了醫療熱水用量的壓力,又減少小鍋爐對環境的污染,可謂一舉兩得。該醫院總會計師蘇海銀告訴記者,通過兩期改造,醫院整體節能環保效果非常顯著,僅二期每年就節約燃煤200多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60多噸,二氧化硫等排放物也比過去有所減少。“特別是夏季通過太陽能加熱水可以減少煤氣用量13多萬立方米,節能效果特別顯著。”蘇海銀說道。 除了公共建筑的節能改造以外,從2009年以來,我市還對所有新建居住建筑實行節能65%的設計標準,寶湖灣、興慶府大院、紫云華庭等一批新建小區均按照這一標準實行。在此期間,銀川市還在全區率先開展12層以上建筑太陽能一體化、污水源熱泵建筑應用試點示范,此后又開展了居住建筑節能75%的設計試點示范,并在全市12層以下推廣太陽能建筑一體化熱水系統。 在銀川市西夏區即將建成的疊翠園小區,記者看到,小區所有樓層住戶都安裝了太陽能一體化熱水系統。寧夏寧陽房地產開發公司副經理李延兵告訴記者,除了充分利用太陽能,在建設住宅樓時還應用了10厘米的屋面聚苯板以及鋁合金隔熱窗和中空玻璃,整體上加強了隔熱保溫效果。“我就住在這里,最近天氣雖然熱,但是房屋隔熱,再加上通風效果好,感覺挺涼爽。”李延兵說道。 那么,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究竟能為住戶帶來了哪些實惠呢?市建設局科技節能主管張玉鳳給出了答案。“對老百姓最直接的實惠就是采暖費、電費以及天然氣費用的減少,而且房屋冬暖夏涼,住起來很舒適。”張玉鳳說道,在建設領域特別是建筑物,工業與民用建筑這塊,推廣太陽能和可再生能源,對銀川藍天工程幫助很大,而新型墻體材料的使用,又可以使渣土等廢料回收利用,降低了 對化石能源的消耗。而據市建設局檢測統計數據顯示,通過居住建筑節能和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每年可分別減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粉塵排放13006噸、105噸和53噸。 據介紹,自2010年被列為國家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城市以來,銀川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技術水平不斷提升、應用面積迅速增長,建筑節能和新材料、新科技應用勢頭強勁。按照目標任務要求,銀川市應完成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面積439萬平方米,截至目前,已完成了示范項目50個,竣工驗收評估40個項目。預計到“十二五”末,我市新建建筑太陽能熱水應用比例將達到50%。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