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節能】嘉興港多舉措“聚沙成塔”助力節能減排工作 |
(時間:2013-6-25 8:56:27) |
加快建設暢通、高效、安全、綠色低碳的嘉興港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不僅是嘉興港改善環境、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同時也為濱海新區發展低碳經濟提供有力支持。 對此,嘉興港多管齊下,從布局規劃著手,實現“大節能”,使用集裝箱堆場龍門吊“油改電”技術、推廣散貨堆場節能減排技術,使節能減排工作取得了有效進展。昨天,記者從市濱海辦了解到,去年,嘉興港匯總各港口企業總吞吐量為6004萬噸,總耗能為30860噸標準煤,平均能耗為5.14噸標準煤/萬噸,同比下降4%。 龍門吊“油改電”力促減排 在乍浦港碼頭,操作人員駕駛龍門吊在“油改電”塔架間穿梭忙碌著。據了解,當前世界港口集裝箱堆場的龍門吊大多以柴油發電機組作為動力驅動。為保證用電電壓的穩定,龍門吊整個機組一直處于高速運轉的耗油狀態,是碼頭上名副其實的“油老虎”。 “為了節約成本、促進節能減排,從2009年開始公司對龍門吊進行‘油改電’技術改造。去年,我們申報了節能減排專項資金項目,10臺龍門吊經過‘油改電’技術改造,節能量為替代燃料量為663(噸標準油),節能量為359(噸標準煤)。”五洲世航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企業已經有14臺龍門吊完成改造。 “油改電”技術在節能環保的同時也為企業節省了一大筆資金,讓企業嘗到了“甜頭”。上述負責人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使用柴油時1標箱的能耗為7元,‘油改電’后1標箱的能耗為1.8元,去年為企業減少支出700萬元左右。” 不僅如此,五洲世航公司還采用自動化控制設備,通過轉換能夠回收25%左右的能量。 此外,嘉興港對原有的碼頭企業進行帶式輸送機節能改造。“今年,公司投入3.8億元,進行煤炭專業化作業模式改造,從以前的抓斗式到皮帶輸送式,從而達到節能減排的效果。”五洲世航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海河聯運優勢顯現 嘉興港從整個港口行業“大節能”的角度考慮,指導新建的港口企業做好布局規劃工作,合理選擇港址,利用嘉興港的海河聯運區位優勢,減少環境污染,構建綜合性運輸樞紐,實現多種運輸方式的“無縫銜接”和“零換乘”。“與公路運輸相比,內河集裝箱運輸明顯的成本優勢和通關優勢已經顯現,而且,內河航運本身能耗小、污染輕的獨特優勢也得以發揮。”市濱海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浙江浙能嘉興港煤炭物流有限公司占地1139畝,總投資為24.84億元,建設規模為3個3.5萬噸級外海卸煤泊位以及18個500噸級內河裝船和待裝泊位,使用海岸線694米,年吞吐量為3000萬噸(其中外海碼頭卸船能力為1500萬噸,內河碼頭裝船出運能力為1500萬噸)。 據了解,該項目從規劃、設計、建設到后期運營,都貫穿了“黑色煤炭、綠色營業”的概念,充分考慮節能減排及環保要求。“項目充分利用了海河聯運的優勢,外海船只卸貨后,煤炭可通過輸送帶到達內河船只,減少對環境影響的同時降低了運輸成本,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項目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說。 在新碼頭建設和老港區的功能調整中,優化港區布局和碼頭設計也是嘉興港節能減排的重要手段。嘉興港利用信息技術加強港口科學生產調度,減少單車單放空駛現象,降低設備空駛率,提高運輸效率,合理配備裝卸機械和工具,使工藝流程先進、合理、科學,從而降低裝卸能耗;對于新建港口工程項目,做到優化裝卸工藝和設備選型設計,選用低能耗、高效率的裝卸設備,優先選用以電能作為動力源的裝卸設備。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