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節能】節能減排長效機制須政策合力支持 |
(時間:2013-5-16 9:00:24) |
5月14日,環保部對外通報,根據近日環保部組織完成的“2012年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八家中央企業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核查工作”情況,并對《“十二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目標責任書》年度落實情況進行檢查發現,經核實,仍有少數地方和企業在總量減排工作中存在突出問題。 據記者了解,所述突出問題主要集中于電力行業脫銷脫硫項目、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項目、污水處理設施未按要求建設運行、脫硫設施不正常運行及監測數據弄虛作假等方面,對此,環保部根據有關規定,決定: 對電力行業脫硝脫硫項目未按目標責任書落實的內蒙古、河南、貴州及中國華電集團公司,自公布之日起暫停審批燃煤機組新、改、擴建項目環評。 對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項目未按目標責任書落實,或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嚴重滯后、收費政策落實不到位的內蒙古巴彥淖爾、河南濮陽、湖北襄陽、廣東揭陽、海南東方、甘肅武威等6城市,自公布之日起暫停審批新增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排放的建設項目環評。 對污水處理設施未按要求建設運行的天津北辰區、黑龍江哈爾濱市、安徽阜陽市、江西撫州市、河南漯河市、湖南湘潭市、廣西南寧市等地區的16家企業(具體企業名單見環保部網站)和南寧市造紙行業掛牌督辦,責令限期整改。 對脫硫設施不正常運行、監測數據弄虛作假的河北、山西、內蒙古、江蘇、山東、河南、廣西、四川、新疆等地區的15家企業(具體企業名單見環保部網站)掛牌督辦,責令限期整改,追繳二氧化硫排污費,其中享受脫硫電價補貼的,按規定扣減脫硫電價款,并予以經濟處罰。 可見,本次經環保部點名的節能減排工作落實不到位或未按要求實施的行業依然集中于電力燃煤、鋼鐵、污水處理、造紙等高污染行業,范圍也遍布東、中、西部多個地區。 一直以來,高污染行業所造成對大氣、河流的污染情況早已引起國家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從“十一五”規劃至今,節能減排工作一直被列入政府工作考核內容,相關節能減排目標也在全國及各地區年度發展目標中被明確,然而,國家對節能減排工作的越發重視并未換回相關行業和地區節能減排工作成效的立竿見影,頂風作案、應付哄弄者仍在。 究其原因,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受當前經濟增長形勢放緩,全球經濟頹勢難改的大環境影響,地方經濟極易陷入“大力發展相關產業確保實現經濟目標”的怪圈,而肩負前述諸多地區經濟提振任務的行業往往是鋼鐵、煤炭等節能減排壓力較大的行業。此外,當前新一輪城鎮化建設也容易催生巨大建設需求,導致鋼鐵、水泥等高污染行業產能有放大趨勢。 在記者看來,當前,經濟增速適度放緩無疑為“轉方式、調結構”提供了操作空間。畢竟,世界經濟發展經驗表明,在經濟低迷時期尋求產業結構調整正是最佳時機。而如何確保讓“經濟下行壓力”變為“轉型發展動力”,的確需要國家層面制定相關政策,同時利用有效機制確保地方百分之百地予以落實,其中,不能否認的是,加大對節能減排的執行力度,必將對“轉方式、調結構”形成倒逼壓力。 不過,從當前情況來看,節能減排形勢并不樂觀。有市場觀察人士指出,盡管相關部委已經明確下達淘汰落后產能的任務,但執行的情況并不理想,我國高耗能行業投資還有加快趨勢,產能過剩的風險仍在累積。 工信部部長苗圩也于日前表示,淘汰落后產能工作難度在增加,需要充分認識到完成今年任務面臨的困難。據工信部透露,除爭取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淘汰落后產能目標計劃外,今年還要落實產能等量或減量置換制度,控制新上項目無序擴張,同時安排好、使用好中央財政獎勵資金,更好地發揮對淘汰落后產能的引導作用。 實際上,國務院發布《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對有關領域、行業的節能減排工作提出任務和要求,已然用一系列約束性指標明確了國家節能減排的決心。坊間也普遍認為,為貫徹相關目標得以落實,必須盡快形成包括監督、處罰、鼓勵、引導措施在內的長效機制,確保企業主動進行節能減排工作。 記者認為,貫徹落實節能減排長效機制,還須通過法律法規、經濟手段、稅收調節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政策合力,方能促使落后產能退出市場,減排工作得以落實。 值得注意的是,在經濟發展壓力和節能減排壓力的共同作用下,除政策引導、稅收鼓勵,引導企業淘汰落后產能外,有必要形成對企業具有威懾力的處罰機制,如對未按要求運行減排設施、存在弄虛作假行為的企業,予以巨額經濟處罰,以確保相關企業不再違反規定要求。 由此,本次環保部對相關企業和地區所作決定值得期待,也可為日后類似情況提供可供參考的解決經驗。據環保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環保部將跟蹤上述地區和企業整改情況。對整改不到位或因工作不力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由監察機關依照規定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