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節能】解密碳戰軍團——非官方的節能行業價值創新者 |
(時間:2013-3-28 9:47:44) |
碳戰軍團,初聽聞這個名稱時以為是個稱號,一打聽才知道是公司名稱:“深圳市碳戰軍團投資技術有限公司”。在節能行業普遍經營困難的情況下,這家公司的節能金融業務和咨詢業務卻做的風生水起,一年多的時間占據了行業的領導地位。今特地采訪碳戰軍團的創建人釋一修,解密其中的奧秘。 媒體: 看過碳戰軍團的網站,請問為什么碳戰軍團選擇節能這個行業進行價值創新,特別是金融創新。 釋一修: 中國的資本很多,但是資本化程度很低,任何行業最終都是金融行業。節能行業,尤其是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是屬于資本密集型的行業,一家節能公司接到項目后,第一需求就是進行融資,否則項目無法開展。而且節能公司依靠項目的節能收益逐期收回投資獲取收益,就如房地產行業一樣,如果不能夠可持續性融資,節能公司的發展很快就會停滯。 行業金融的創新,首先就是在于行業價值的發現與創新,其次就是金融路徑的有效設計。資本必須是能夠流通的,否則任何金融產品都沒有發展的空間,比如房產權的市場流通、股票的交易,其實都是資本流通的方式。目前各類金融機構對節能金融的設計僅僅停留在部門利益或政策要求上,沒有系統化考慮資本的進出,因此節能金融一直停留在口號階段。我們對節能金融的創新,關鍵是將項目打包為可交易、可流通的資產,充分考慮資本在節能項目上的進出通道,完成節能金融的實質性創新。 在進行金融創新服務的同時,我們把研究成果輸入給企業,提供咨詢和培訓服務。 媒體: 我們向很多節能公司打聽過,大多數節能公司都知道碳戰軍團,而且把你們看成一家有政府背景的公司。 釋一修: 呵呵,這是一個超級誤解。而誤解的本身不是來源于我們,而是來源于這個行業的結構。節能行業是一個政策引導型的行業,企業對政府資源特別依賴,很多公司參加各種各樣的會議都是為了認識領導。所以我們對外進行各類講座宣傳時,節能企業往往把我們看成有政府背景資源。其實我們只是深圳的一家民營公司,而且我本人包括我們團隊都沒有任何官方的背景。既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 媒體: 那你們是怎么看待這個問題,行業對碳戰軍團這個誤解對你們是不是有幫助 釋一修: 坦誠的說,我們最開始把這種看成一種好現象,對于別人的誤讀,不承認也不否認,在2012年的時候也出資贊助了一家行業協會。協會也出面給我們邀請的各類專家領導,但是我們發現,這種思維方式讓我們失去了方向,讓客戶對我們形成更深的誤讀,會失去了自己的品牌和市場化服務機制,而且市場上開始冒出一些機構打著我們或協會的旗號進行招生,給我們造成負面影響。甚至有家機構購買了百度的“碳戰軍團”關鍵字,鏈接其業務。由于該搜索針對北京區域進行屏蔽,我們出差在外地上網時候才發現。 所以我們2012年末的在所有宣傳材料上加注聲明:本機構不代表任何官方、協會及其它機構的立場與利益。2013年4月1日開始正式中止與協會的實質性合作。做企業一定要堅定自己的市場定位。 媒體: 在我國做企業有一個特有的現象,就是爭取與政府靠緊,而你們卻在所有資料上申明不代表官方立場,這種申明是否有必要,我們好像沒有看見過一家賣鞋的公司說這個鞋不代表官方,去飯店吃飯,店家不會申明不代表官方。 釋一修: 這是節能行業特有的現象。節能企業依賴政府,而且認為一切應該免費服務。所以也把相關主管部門和協會導入到一種思維中,不收費就是正宗的官方的,收費就是不正宗的。因為節能行業的公司往往把自己看成弱勢群體,追求大鍋飯心理平衡的需求度很高。因此我們的收費咨詢與培訓,經常會被莫名其妙的投訴,說“為什么是收費的”。發改委等主管部門收到這類投訴也非常無語,因為市場化的服務和收費是合理的,他們不可能進行干涉。 所以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我們在所有市場活動上申明不代表官方立場,看起來多此一舉,但對節能行業非常必要。 節能行業是一個全新行業,急需知識體系和人才完善,一些節能公司老總寧可自己請客吃飯花費成千上萬,但是不舍得為他的員工安排付費培訓,他肯定會被這個行業所淘汰,這類企業不是我們要的客戶。我們只去幫助值得幫助的人,付費業務的客戶應該得到未付費客戶更強更高的競爭力。 媒體: 你認為我們如何看待節能行業的創新? 釋一修: 產業的每一次變革,都是從突破規則開始,從價值發現開始;現在節能行業,包括光伏、風電等新興行業遭遇著一個魔咒般的瓶頸。當然其中有著各種各樣的原因,但是有一個很本質的結構性原因在于,從政府產業主管部門包括我們的產業投資者、從業者都仍然用非常傳統的方式開發者新興的產業。新的事物可以在舊的機制下萌芽,但不可能都茁壯成長。我們大多數人都在遵循原來的產業價值規則和體制,新的事物要茁壯成長就要建立新的體系新的規則。 新興產業的失敗者是成功者的數十倍之多,新興產業的無奈嘆息是興奮喜悅的數百倍之多,直面我們的未來,最直接的未來,是什么?是失敗、是滅亡、是你的公司關門、是你的投資付之流水。當你直面這些終極問題的時候,你遵守原來的規則還那么重要嗎?不重要,生存最重要、發展最重要。突破自己、創造和接受新的規則最重要。預測未來最好的辦法就是創造未來。 節能產業首先不應該去追求產業經濟,首先應該是一個更經濟的產業,因此發現和創造節能產業更經濟更科學的規律和規則,比什么都重要。 媒體: 你們目前的核心業務有哪些。 釋一修: 我們有二個事業部,近期會分拆為2家獨立的公司。 首先是節能金融事業部,核心業務有三項,一是節能項目的融資,我們與銀行合作,為節能項目提供流水線式融資服務,企業可以在2周內獲得項目資金。二是節能項目的收益權收購,為節能項目實現很好的資金退出通道。三是對一些用能單位信用違約的項目,進行資產并購和資產處置,幫助節能公司解決信用缺失困局。 其次是咨詢與培訓事業部,為節能企業提供咨詢和培訓。特地借此媒體申明一下,我們的咨詢與培訓不代表任何官方、協會的立場和利益,核發的培訓證書和能力認證證書為學員崗位能力的自愿認證,培訓及證書管理與發放機構為我公司的培訓部門。拜托拜托!我們不歡迎誤讀。哈哈!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