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節能】創新節能技術 實現綠色發展 |
(時間:2012-12-27 11:21:51) |
十八大報告首次單篇論述“生態文明”,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形成“五位一體”新的發展思路。為了配合“生態文明”建設,北辰區大張莊鎮的天津大山銅業有限公司積極轉變發展模式,創新生產技術,為推進全區節能減排工作又好又快發展做出貢獻。 天津大山銅業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產電工用銅線坯和銅陽極板為主的銅冶煉企業。近年來,國家開始加大對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的管制力度,嚴格要求此類企業達到節能減排標準。2011年,由于市場經濟的不景氣和國家對節能減排要求的日益嚴格,銅冶煉行業急需從高耗能、高污染向低碳節能的生產方式轉變。大山銅業為打破生產和銷售僵局,拓展企業發展空間,積極組織人員對全氧燃燒技術進行研發和利用,現已成功應用在企業生產過程中,成為國內第一家成功采用該技術的銅冶煉企業,填補了國內銅冶煉行業燃燒技術的空白。 據了解,該項目于2011年4月立項研究,是一項集設備研發、改良工藝、優化配比為一體的綜合性技術創新,核心內容是在銅冶煉過程中能源的燃燒方式由“氧氣—天然氣”燃燒系統替代過去的“空氣—天然氣”燃燒系統。全氧燃燒既提高了爐內熱能的利用率,又減少了廢棄和污染物的排放量。“如今我們已經有兩個車間在使用這項技術了,天然氣單位產品的消耗量由原來的120立方米直接降至了40立方米,而且能源成本每噸也降低了160元。”企業副總經理李傳倉告訴記者。 此外,企業在更換了原始高耗能燃燒能源的基礎上,還積極轉變燃燒方式,引進了全氧燃燒燒嘴以及氧氣和天然氣的精確自動配比閥組,實現優化配比,保證產品質量。 企業負責人介紹,該技術投入使用以來,目前已經在4臺固定式反射爐和2臺鼓風爐上使用,單位加工成本下降了近200元,排放的硫化物和氮氧化物每年減少了20噸以上,每年可節約成本2000萬元以上,真正實現了“綠色發展”,極大地改善了廠區作業環境和周邊生活環境,為地區節能減排工作健康、有序推進開辟了新紀元。目前,該技術已獲得國家專利,并成功推廣到華北地區其他同類廠家,為我國銅冶煉技術的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