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節能】中國發聲多哈會議 節能減排壓力大 |
(時間:2012-12-18 9:42:00) |
“今年以來,中國在風能、太陽能開發以及節能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然而,一些發達國家在看到中國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應看到中國人口眾多、底子薄,整體的經濟發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還不高的情況。”聯合國副秘書長吳紅波在參加聯合國氣候大會多哈會議時說。 據國家發改委人士透露,在長達兩周的時間里,會議全面討論了巴厘行動計劃的所有要素,敦促發達國家加大減排力度,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明確的中期和長期資金、技術轉讓和能力建設支持,在2010年至2012年提供“快速啟動”資金后,要繼續擴大出資規模,到2020年之前每年出資須達1000億美元的規模。此外,會議還討論了2020年后德班平臺談判的原則、要素和框架,對談判的工作安排進行了總體規劃。 加速碳交易布局 在節能減排壓力加大的背景下,中國碳交易市場建設已經提速。 據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透露,為實現“十二五”期間的節能減排目標,中國政府預計投入2萬多億元,全社會預計投入4萬多億元!白鳛橐粋發展中國家,為應對氣候變化,投入如此之大,應該說是前所未有的。而且,現在我們正在討論,既要實現承諾目標,又要盡可能地降低節能減排成本,并因此引入了碳交易市場的概念和做法!苯庹袢A說。 據悉,目前,中國已在北京、上海等共7個省市開展了碳交易試點工作,并且已經確定了排放總量。試點省市也已根據國家發改委下達的節能減排強度核算了排放總量,制定了適度的配額,建立了初步的交易規則,并成立了交易機構以及第三方認證機構。 “所有要交易的必備條件都在逐步形成。國家已經制定了自愿交易第三方認證備案以及統計核算的相關辦法。”解振華說。 “只是,國際碳市場的大小和潛力,取決于發達國家《京東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的減排力度和確定的減排量。減排量越大市場就越大,力度越大潛力越大!鄙虾-h境能源交易所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從中國碳市場的試點工作中他體會到,第二承諾期對國際碳市場非常重要,只有第二承諾期有較大的減排力度,才能保證市場不斷擴大和有發展的潛力。 解振華認為,可靠的核查、公正的第三方認證是建立碳交易市場的基礎和條件。期望試點地區第三方認證機構能夠提高效率、使程序更加便捷,成為推動中國實施節能減排、建立碳交易市場的重要一環,“現在國內一些企業抱怨做清潔發展機制(CDM)效率太低,交易的積極性不高,因此,中國自己的碳市場應該在效率和程序方面盡可能地做到便捷、高效! 國際合作待加強 此前,德班會議啟動了綠色氣候基金,發達國家承諾加大對發展中國家的資金、技術轉讓和能力建設支持,特別是真正落實300億美元快速啟動資金,意在增強國際社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的信心。 然而,在多哈會議上,發達國家的表態令人失望!鞍l達國家不僅在自身減排和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轉讓技術方面政治意愿不足,而且還借口經濟危機,拒絕給出提供資金的時間表。此外,在資金、減排力度等方面,多哈會議也沒有形成真正有意義的文本,而是將拖后解決該問題!鄙鲜錾虾-h境能源交易所工作人員表示。 一邊是發達國家屢屢食言,一邊是以中國為首的發展中國家加快南南合作,攜手節能減排。 據國家發改委統計,截至目前,中國已經向10個國家贈送節能燈50萬盞和節能空調1萬臺,并繼續向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節能技術和產品。在過去的一年中,中國已為發展中國家成功舉辦了12期應對氣候變化與綠色低碳發展研修班,共培訓了來自87個國家的380多名政府官員和技術人員。 “未來兩年,我們將計劃再培訓2000人。在此過程中,我們也希望與廣大國際機構開展合作,為氣候變化南南合作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苯庹袢A說,“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合作,離不開國際制度,也離不開務實合作,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南南合作則是推動這兩個輪子前進的重要力量。”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