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節能】多種形式探索節能新路 |
(時間:2012-9-19 11:03:25) |
濰坊市地處山東省中東部地區,屬于太陽能資源一類地區,地形地貌復雜,轄區內丘陵、山川、平原海洋等地理特征多種多樣,城市工業基礎雄厚,城市建設速度較快。從復雜的地理環境、水文環境和社會發展情況來看,濰坊市適合發展的可再生能源形式呈多樣化趨勢,太陽能光熱、太陽能光電、土壤源熱泵、地下水源熱泵、污水源熱泵、海水源熱泵和熱電廠余熱地源熱泵都可以應用。近年來,濰坊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多渠道探尋建筑節能的新路子,借低碳社區示范帶動,以點帶面,開辟出一片新天地。 敢為人先探索與挖掘新能源的發展 2010年1月,濰坊市在全省率先提出以“6+X”為建設模式的低碳示范社區的概念,并付諸行動,不斷探索、挖掘新能源的發展與應用,針對太陽能、淺層地能等資源比較豐富的特點,濰坊市確定以低碳示范社區為指引,著力做好可再生能源應用工作。市政府成立了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健全了考核機制,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做好建筑領域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工作的意見》、《濰坊市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辦法》。同時,市委、市政府把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納入對各縣市區、開發區政府綜合考核體系之中,市財政每年支出2000萬元專項資金,采取“以獎代補”方式助推扶持。該市聘請專業機構,對全市可再生能源資源情況進行了詳細評估,并委托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編制了高水平的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專項規劃和實施方案。縣市區也根據實際出臺了扶持政策。如:壽光市對低碳示范社區每平方米補助10元,高新區對低碳項目適當減免城市配套費等。目前,濰坊市已批準兩批41個459萬平方米低碳示范社區。經測算,與常規社區相比,這些低碳示范社區碳排放量可減少50%以上,可再生能源消耗占總耗能量的20%以上。 不斷超越積極擴大太陽能光熱建筑應用 在堅持對新、改、擴建的12層及以下住宅和公共建筑強制推廣應用太陽能建筑一體化技術的同時,為有效破解傳統建筑能耗高、能源利用低的難題,2011年,濰坊市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太陽能光熱建筑應用工作的通知》、《關于深化太陽能光熱建筑一體化設計的通知》等文件,對太陽能光熱建筑應用進行規范,除要求全市縣城以上新、改、擴建住宅建筑和集中供熱水的公共建筑,必須按規定應用太陽能光熱系統外,還要求在建筑設計、施工圖審查、施工管理、驗收備案、房地產登記等環節從嚴把關。同時,依托濰坊市雄厚的新能源產業基礎和技術研發優勢,引導先期啟動的低碳示范社區全部采用太陽能光熱系統和地源熱泵供熱制冷技術,其中9個項目還增選了太陽能光電建筑一體化技術、太陽能光伏與LED結合的照明系統。 為做好太陽能光熱建筑配套服務,積極實行太陽能光熱建筑應用產品備案制度,該市要求未經登記備案的產品不得用于建設工程,并不斷擴大其應用范圍。昌邑石埠青山中學安裝了“太陽能模塊數字變頻采暖系統”,有效解決了學校師生日常飲用水和冬季采暖問題。截至目前,太陽能光熱建筑應用竣工面積已逾百萬平方米,提前完成了山東省下達的年度任務。 示范帶動以培育示范項目助推產業發展 在實踐中,濰坊市建設局積極培育示范項目,以點帶面,加快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天同·雙羊新城項目已通過國家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項目驗收,獲得補助資金1466萬元;宏力英倫風尚667KW光伏發電項目被國家確定為光伏發電示范項目,獲得補助資金800萬元。此外,壽光玫瑰園小區、昌樂碧水龍庭小區等4個項目獲得山東省第12批建筑節能示范項目立項,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帶動效果。 結合淺層地熱資源豐富的實際,濰坊市積極發展地源熱泵技術,全市地源熱泵應用面積已超過400萬平方米,宏力、科靈等地源熱泵生產企業在產品應用創新等方面已走在全國前列。其中,宏力公司研發的“天地合一”即太陽能與地熱能建筑一體化集成技術,被評為2009年山東省五項重大節能成果之一。同時,為加強推廣力度,濰坊市對房地產開發項目提出了建設條件和意見,還對住宅建設浪費資源的法律責任予以明確,并要求采用住宅產業化成套技術體系要做到四同步,即: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