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節能】政府工作報告之節能減排:期待持續發力 |
(時間:2012-3-7 10:40:13) |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我國節能減排形勢嚴峻,相關工作力度將進一步加大。節能減排成為全國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關注的話題。 代表委員們紛紛發表見解,民主黨派的提案也充分發表意見,為推動節能減排工作建言獻策。 節能減排形勢嚴峻重在落實 十一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李毅中認為,節能減排有好的思路,但沒有很好地落實,一年緊一年松,因此要一以貫之。最根本是做到落實,有些辦法可以創新,比如成立節能減排服務公司,為中小企業服務。中小企業自己沒有這個技術,限制能耗的基礎工作都沒有,也不掌握相關專業人才,而節能公司有專家,可以分析企業的情況,有償幫助其制定計劃,實現節能減排。 來自民革中央的一份提案提出,當前節能減排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追求經濟增長與節能減排之間矛盾仍較突出;二是責任不夠明晰,阻礙目標真正落實;三是節能減排市場機制及規劃尚不合理;四是法律法規體系初步形成但仍不完善;五是監管不到位,基礎工作薄弱;六是缺乏有效協調機制,部門間的交流與溝通不夠順暢,信息共享與交流不足,導致部分研究重復投入。 落實能源消費總量控制今年將好于去年 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張國寶認為,過去5年,我國迅速崛起成為世界能源大國,一次能源生產總量和消費總量均躍居世界第一。未來10年,我國將致力于調整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增加清潔能源比重,使我國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等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由目前的8.3%提高至2015年的11.4%,再到2020年實現我國向國際社會承諾的15%。 張國寶說,增加清潔能源比重的同時,要大力推行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這就要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關部門測算認為,到2015年底,應將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40億噸標準煤左右。2010年的能源消費總量為32億噸標準煤,2015年若控制在40億噸標準煤,則年均增速為4.24%,相較于7%的GDP增速目標,節能減排任務艱巨。 李毅中提出,在節能減排方面,不能只控制強度,要實行總量控制。以前只關注單位GDP能耗降低,沒有總量控制,只抓強度不抓總量,導致總量增加,高污染高排放依舊存在,要實行強度和總量雙控制。“要盡快落實能量總體控制的安排”,這樣我們既有了強度的控制,也有了總量的控制和措施的落實,所以,今年肯定會比去年的情況要好。 建立節能減排長效機制和鼓勵機制 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電網公司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蔡國雄認為,節能減排是一個很大、很費錢的工程,節能減排本身不能給企業帶來直接利益,甚至說,給企業帶來更多負擔。所以,節能減排本身有阻力,而且比較大。但從國家來講,節能減排必然是一個趨勢,是一項重要工作。 蔡國雄說,電力行業在排污中占很大比重,因為我國的能源結構中,大部分都是燃煤電廠,這條路目前我們不得不走。 這方面,企業要努力,國家要投資,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國家要制定相關政策來調動企業節能減排的積極性,包括許多官員的政績,都需跟節能減排掛鉤。要把社會上能推動節能減排的有利因素充分集中起來。 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華能集團總經理曹培璽提出,華能集團堅決貫徹執行節能減排政策,扎實推進優秀節約環保型企業創建工作。當然,在開展上述工作過程中確實需要巨大投資,短期內將加重發電企業的經營壓力,但從長遠看,節能減排有利于企業和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因此,華能集團已就現役機組脫硫增容和脫硝改造作出統籌安排,有序推進。針對環保投入帶來的資金壓力問題,希望國家給予發電企業一定的政策與資金支持,采取多種措施幫助發電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張國寶說,能源領域自身節能潛力很大。例如,減少線損、減少發電廠用電率、提高煤礦和油田回采率等。“十二五”將重點在潔凈煤、煉油、火電、核電以及可再生能源領域開展節能減排和資源綜合利用試點示范工作。 來自民革中央的一份提案提出,重構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和干部業績考核體系,將節能減排理念、目標標準體系盡可能全方位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實施全過程,改進衡量經濟發展評價指標體系。調整地方政府及干部政績考核指標體系,切實執行節能減排“一票否決”制度。 對現有節能減排財稅政策進行調整,解決企業收益與成本計算不對等問題。一方面對企業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產品與設備行為進行稅收方面的獎勵,支持企業提高能源效率的技術研究,對應用新技術的產品銷售給予稅收優惠政策。對企業使用新能源產生的高成本給予補貼,鼓勵使用新能源,鼓勵新能源開發。另一方面,對高耗能、高污染企業行為進行約束,如設立排放稅,使企業收益與排污行為直接掛鉤,促進企業節能減排,最大限度地發揮財稅政策引導和促進節能減排的作用。 來自九三學社的一份提案提出,企業節能減排工作已進入深水區,加快建立企業節能減排長效機制迫在眉睫。當前,我國推進節能減排工作主要采用政府推動模式,需要市場力量完善節能減排制度體系。企業節能減排積極性不高的重要原因,是節能減排的外部性,研究節能減排效益合理內部化是加快建立健全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節能減排長效機制的措施。建議進一步完善節能減排補償機制,加快出臺系統而完備的經濟補償制度,以提高民間力量參與節能減排的積極性,吸引社會資金投資節能減排是當務之急。同時進一步完善節能減排稅收政策,進一步加強社會需求側的引導。 提案強調,節能減排是全民性的事業,建立節能減排效益內部化機制,需要全社會民眾的積極參與。我國的能源消費是個大問題,包括未來國民應該選擇什么樣的生活方式,都將關乎節能減排的成效。可以逐步實行峰谷分時電價,季節性電價,可中斷負荷電價制度,鼓勵電力用戶合理調整用電負荷。要建立和完善節能減排監管機制和其他制度。節能減排過程中,諸如對高耗能企業的電價優惠抑制了價格杠桿促進優化資源配置和結構調整的作用,導致經常出現污染反彈,高能耗反彈。為防止這種反彈,建議國家進一步加大力度,進行跟蹤督查,并著手建立和完善長效監管機制,加大對節能減排活動和節能減排設施建設、運行的監管力度。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