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節能】繼續加大節能 環保工作力度 |
(時間:2011-8-22 13:45:36) |
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世界各國發展的共同趨勢。只有加強能源資源節約,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才能有效破解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瓶頸制約。 “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們要深入貫徹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節約能源,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強度、發展循環經濟、推廣低碳技術、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要增強危機意識,加快發展綠色經濟、循環經濟、低碳技術,大力推進節能環保技術改造,努力降低能源消耗強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把節約和環保貫穿于生產、流通、消費、建設各個領域各個環節,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高生態文明水平,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破解日趨強化的資源環境約束的有效途徑。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推進,經濟總量不斷擴大,人口繼續增加,資源相對不足、環境承載力弱已經成為我國在新的發展階段必須解決好的重大課題。只有加強能源資源節約,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才能有效破解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瓶頸制約。 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就要加強資源的節約與管理。要落實節約優先戰略,全面實行資源利用總量控制、供需雙向調節、差別化管理,大幅度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提升各類資源保障程度。要繼續大力推進節能降耗,抑制高耗能產業過快增長,突出抓好工業、建筑、交通、公共機構等領域節能,加強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要強化節能目標責任考核,健全獎懲制度。要完善節能法規和標準,制訂完善并嚴格執行主要耗能產品能耗限額和產品能效標準,加強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要健全節能市場化機制,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和電力需求側管理,完善能效標志、節能產品認證和節能產品政府強制采購制度。要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加強用水總量控制與定額管理,嚴格水資源保護,加快制定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建設節水型社會。要強化水資源有償使用,嚴格水資源費的征收、使用和管理。要推進農業節水增效,推廣普及管道輸水、膜下滴灌等高效節水灌溉技術。要推廣先進節能技術和產品,加強節能能力建設。要開展萬家企業節能低碳行動,深入推進節能減排全民行動。 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就要以解決飲用水不安全和空氣、土壤污染等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加強綜合治理,明顯改善環境質量。一方面,要強化污染物減排和治理。要實施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實行嚴格的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制度,提高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要加強造紙、印染、化工、制革、規;笄蒺B殖等行業污染治理,繼續推進重點流域和區域水污染防治,加強重點湖庫及河流環境保護和生態治理,加大重點跨界河流環境管理和污染防治力度,加強地下水污染防治。另一方面,要促進生態保護和修復。要堅持保護優先和自然修復為主,加大生態保護和建設力度,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要加強重點生態功能區保護和管理,增強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能力,保護生物多樣性。要強化生態保護與治理,繼續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鞏固和擴大退耕還林還草、退牧還草等成果,推進荒漠化、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綜合治理,保護好林草植被和河湖、濕地。要建立生態補償機制,按照誰開發誰保護、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加快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同時,要健全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完善環境保護科技和經濟政策,加強環境監測、預警和應急能力建設;加大環境執法力度,實行嚴格的環保準入,依法開展環境影響評價,強化產業轉移承接的環境監管;嚴格落實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強化總量控制指標考核,建立環保社會監督機制。 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就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要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減量化優先,以提高資源產出效率為目標,推進生產、流通、消費各環節循環經濟發展,加快構建覆蓋全社會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一方面,要推行循環型生產方式。要加快推行清潔生產,在農業、工業、建筑、商貿服務等重點領域推進清潔生產示范,從源頭和全過程控制污染物產生和排放,降低資源消耗;加強共伴生礦產及尾礦綜合利用,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推進大宗工業固體廢物和建筑、道路廢棄物以及農林廢物資源化利用;按照循環經濟要求規劃、建設和改造各類產業園區,實現土地集約利用、廢物交換利用、能量梯級利用、廢水循環利用和污染物集中處理;推動產業循環式組合,構筑鏈接循環的產業體系。另一方面,要健全資源循環利用回收體系。要完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加快建設城市社區和鄉村回收站點、分揀中心、集散市場“三位一體”的回收網絡,推進再生資源規;谩R涌焱晟圃僦圃炫f件回收體系,推進再制造產業發展;建立健全垃圾分類回收制度,完善分類回收、密閉運輸、集中處理體系,推進餐廚廢棄物等垃圾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 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還要推廣綠色消費模式。要倡導文明、節約、綠色、低碳消費理念,推動形成與我國國情相適應的綠色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要鼓勵消費者購買使用節能節水產品、節能環保型汽車和節能省地型住宅,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限制過度包裝,抑制不合理消費。要推行政府綠色采購,逐步提高節能節水產品和再生利用產品比重。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