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寧夏中衛市:2020年重點建設19個新能源發電項目 |
(時間:2020-4-9 9:48:19) |
4月2日,記者從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工信局了解到,今年以來,中衛市工信部門緊盯三大產業和一個行動,按照“做優增量、調優存量、淘汰落后”的思路,積極謀劃項目,分類施策,推進黃河流域中衛段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年產48萬噸電解金屬錳智能化生產項目是中衛市發展新材料產業,實現產業鏈不斷延伸的重點項目之一。隨著該項目的加速建設,“中寧錳業”的市場占有率將進一步提高。同時中衛市還力促天元錳業2×350MW自備電廠和華夏特鋼年產80萬噸石膏制酸項目盡快投產,實現節本增效;加快推進寧夏錦晟9萬噸鋁桿、鋁棒、鋁合金線纜加工項目和長安鋁制品鋁灰渣無害化資源化處置項目盡早開工建設,促進鋁基產業深加工產品做大規模;力促寧夏中化鋰電池材料有限公司年產1萬噸NCM正極材料二期的8500噸盡早正式生產,爭取年產1萬噸氫氧化鋰、年產1萬噸NCM前驅體等更前沿核心的項目盡早落戶中衛,逐步形成產業閉環。 新能源產業是近些年來中衛市培育壯大的一項重點產業。今年中衛市將重點建設國電投香山風電項目和延運新能源紅山口子等19個新能源發電項目。這些項目建成后,全市新能源發電并網裝機規模有望超過500萬千瓦以上,占全市電力總裝機容量76%。除此之外,中衛市還力促振發新能源集團在海原縣IPO盡早上市,引進新能源制造項目,在延鏈補鏈的同時,推進海興開發區“光伏產業園”建設;著力協助推進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建設風機裝備制造及運維基地,支持寧夏協鑫等新能源制造項目不斷實施技術創新,開發新產品,增強市場競爭力。 在冶金化工產業方面,今年的工作重點是實現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據了解,今年全市化工產業的發展路子是,精細化、高端化、綠色化、集群化,重點建設久日光敏新材料、朗利硫化黑、美倫色彩年產24000噸新型環保液體染料等精細化工項目建設,實現企業產值“翻倍式”增長,進一步增鏈、強鏈,提升化工行業整體水平。在冶金產業發展上,將重點抓寧鋼煉鐵高爐升級改造、新華實業自動下料系統技改、寧夏金康鑄造年產1萬噸工業鑄件技改等重點項目,支持企業在穩定生產的同時,加大技術改造力度,促產業轉型升級,走高質量發展路子。 與此同時,中衛市還將進一步加大節水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研發投入力度,全面開展工業企業用水現狀和節水技術改造項目調查,引導符合條件的企業積極申報節水技術改造項目,爭取獎勵資金。同時指導工業企業積極開展水平衡測試和節水型企業創建工作,力爭今年節水型企業占比達到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以上。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